如何有效实施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 |
|
作者:杨中平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5582 更新时间:2007/8/27 20:05:32  |
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已经成为共识,同样一个问题(甚至是一个小小的问题),新旧课程的教法往往大径相庭。为了有效实施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,教师首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“以人为本”的精神和理念。在此基础上,正确把握新教材,严格按照新课标设计、组织课堂教学。 在当前资源共享的环境下,只要具有新课标的精神理念,设计课堂教学并不困难,困难的是如何组织、驾驭课堂教学。驾驭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,由于新课程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,那么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,努力地去做一名科研型教师。探究能力是学不来、教不会的,其唯一来源是深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。如果教师不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,就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展探究活动,也无法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,更无法捕捉学生探究结果的闪光点,进而无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。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,最大的忌讳是自以为是、用旧课程的观点和方法讲授新课程;其次是忌讳做秀、走过场,场面热闹但探究活动浮于表面、没有深度;第三是忌讳功利性过强,不要总想在一节课上解决一个大问题或者有什么大的收获,新课程提倡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经历有时“基本”得让人感觉不到它的意义何在。 总之,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探究能力,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实施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。
2008年1月12日 在实施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:由于我们本身也是旧教育的“产品”,加之又进行了多年的旧课程的教学,可以说我们骨子里都流淌的是“吃人”的血液。虽然有了新课程的观念,但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,我们很可能无意识地采用了应试教育的做法。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提前在心里打一个问号:这样做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吗?经过长期的积累后,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实施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。
|
|
文章录入:杨中平 责任编辑:杨中平 |
|
上一篇文章: 新课程随想之四:说新教材的难度 下一篇文章: 新课程随想之五:说新教材的知识体系 |
【字体:小 大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